文化动态
洗尽铅华仍从容:屯堡文化生成动因及形态研究
作者:刘昆  年份:2015-10-14 来源:武汉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形成动因 总体特质 建构形态 明代 屯堡文化 
描述:屯堡文化是贵州省安顺市境内现存的一种保持着浓郁明代江南生活习俗的汉族亚族群文化,它源于明朝初年为控制西南地区而在当地推行的军屯和民屯,是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以屯堡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屯堡文化的形成从外因与内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其建构的物质及非物质形态进行系统
黔中安顺屯堡宗教及祭祀建筑的类型及特点研究
作者:陈小松  年份:2015-10-14 来源:湖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屯堡族群通婚圈的社会人类学考察
作者:周贤润  年份:2015-10-14 来源:贵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通婚圈 社会人类学 屯堡 族群 屯堡族群 
描述:屯堡源于明代朱元璋大军“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的军事政治移民行动。在六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经历了无数的变局,但是作为汉移民的屯堡族群,在历史的变迁中无论是在服饰、礼俗、婚姻等方面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并且在“建构与生成”中一以贯之,不离其宗。那么他们是靠什么力量来延续并强化自己的族群认同
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族际通婚在现代化背景下的演变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作者:蒋桂东  年份:2015-10-14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族际通婚 和谐社会 屯堡人 民族关系 
描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团结与繁荣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的和谐、政治的和谐、文化的和谐、城乡间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等。其中民族关系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黔中安顺屯堡建筑研究
作者:王子鹏  年份:2015-10-14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营造技术 建筑形式 黔中安顺地区 村落形态 屯堡 文化习俗 
描述:
安顺屯堡文化区域形成之历史考察
作者:邓燕红  年份:2015-10-14 来源: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形成 屯堡文化区域 安顺 历史考察 
描述: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一直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屯堡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文化现象,能够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至今,形成独具的区域性特征。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不同的村落、家族和个人在遵循同样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方面作出
贵州屯堡聚落社会及空间形态研究
作者:陈顺祥  年份:2015-10-14 来源:天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聚落社会形态 聚落空间形态 民居 屯堡聚落 
描述: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从保留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出发,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不断升温。传统民居、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比较热门的课题。 本文从聚落和建筑的角度对贵州安顺屯堡聚落进行研究。 贵州安顺屯堡民居是明代初年平定云南残元势力后,从巩固边陲的战略需要出发,明朝中央政权采取了“调北
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以贵州安顺屯堡社会为个案
作者:袁仕海  年份:2015-10-14 来源:贵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变迁 人口迁移 屯堡文化 
描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日益增多,文化变迁也频繁发生。从而,对人口迁移、文化变迁的研究也倍受关注。但并没有学者对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正是以贵州安顺屯堡社会为个案对人口迁移与文化变迁的相
接触 引进 创新:贵州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肖可  年份:2015-10-14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布依族地戏 引进 接触 创新 
描述:直到今天,在贵州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留存着数种原始演剧形态,地戏就是其中之一。布依族地戏来源于汉族地戏,受其影响颇深。虽然在演剧形态上与汉族地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布依族特殊的生态环境、表达方式、文化心理、审美定势塑造了布依族地戏别样的民族色彩与艺术特色。长期以来,布依族地戏处于边缘的角落,没有纳入到
明代贵州历史移民与家庭伦理变迁研究
作者:冉光芬  年份:2015-10-14 来源: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历史移民 伦理文化 移民 屯堡 家庭伦理 风俗 屯堡文化 
描述:从考古和发掘成果来看,贵州早在二十四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但由于地处九州徼外,且菁深山险,甚少与中原相通,因此被历史典籍视为蛮荒之地。尽管没有汉族及华夏文明的参与,但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几大非汉族类在寻找生存空间的迁徙过程中,作为移民与贵州世居的民族在此交汇、融合。共同参与了构成贵州民族成分的历史进